首页 →  → 往事 

致敬苏美达脊梁赵维林:感恩有你 幸运同行

苏美达诞生于改革开放之年,起步于光华旅社,四十年风雨兼程,一代代接续奋斗,如今发展成为一家极具影响力的国际化企业,丰功伟绩,自不待言。我虽然没有经历过企业早期栉风沐雨创业阶段,但有幸参与并见证了过去27年的快速发展历程,且全程亲历了技术公司的创立与发展。自己也从当年青涩的职场新人,不知不觉步入知天命之年,承担重要责任。如果有人问我,在苏美达27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很简单四个字:幸运、感恩!

很幸运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时代

没有一个人的命运是完全脱离时代的,和前人相比,我们更多了一份幸运。犹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春风劲吹,改革又现生机活力,国内外环境逐渐改善。2001年更是一个里程碑,中国经过马拉松式谈判,终于加入WTO,全面融入全球经济体系,赢得了十几年大好发展时光。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货物贸易总额去年占据全球第一,改革开放让中国面貌焕然一新。立足于这样一个时代,苏美达作为一个外贸起家的公司,才有机会走出本土,扬帆于经济全球化浪潮,融汇全球资源,内外贸并举,贸工技金一体,逐步成长为多元化、专业化、国际化企业集团,大型央企旗下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屡攀新高,走出一条漂亮的上扬曲线,傲视群雄;立足于这样一个时代,我们这一批外贸人,才有机会驰骋于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接触业内知名企业,结交各种肤色朋友,领略不同文化风情,开拓视野,锻炼才干,实现自我价值。这种时代机遇,在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可曾有过?当下中国面临的发展环境再次发生剧烈变化,新的挑战接踵而至。应对之策只有一个,那就是新一轮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只要坚持改革开放,中国人一定能够继续开创新的时代!

很幸运加入苏美达平台

即使在相同发展条件下,也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取得经营上的成功。能保持40年稳定向上的企业其实并不多见,更多的是起起伏伏、艰难度日,还有一些早已销声匿迹、不见踪影。而苏美达在每个历史紧要关头,都能科学决策、化危为机,拒绝沉沦、选择卓越。比如90年代外贸经营权放开,公司出现严重人才流失,很多熟悉的业务经理甚至部门领导带着渠道和客户出走,和公司展开知己知彼的竞争。领导层审时度势,抓住要害,于1998年及时启动体制改革,创造性推出员工持股制度,使得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员工利益更加协调,员工干事创业热情被点燃,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大为增强。这项先人一步的改革,被公认为是苏美达日后持续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又如外贸经营权放开以后,外贸公司在和实业工厂之间的市场竞争中逐渐处于下风,“一手买、一手卖”简单出口模式难以为继,公司毅然决定加大实业和研发投入,大力发展自主品牌,推动营销和服务向海外市场前移。经过十几年持续努力,集团主导出口商品产业链逐步拉长,竞争力愈发显现,发展后劲更加绵长。再如20世纪以来,苏美达在机电设备进口和大宗商品流通领域积极探索“四位一体”商业模式,经营能力与日俱增,取得成就令人瞩目,为国有企业在充分竞争市场中如何做强做优做大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有人说,加入一个好的公司,就像搭上一趟高速列车,即使没有座,也要挤上去。过去27年,很幸运,搭上了苏美达这列快车。

很幸运遇到了好领导

很幸运遇到了好领导。我不知道,一个大学毕业生第一份工作遇到一个好领导的概率有多高。根据一位银行届前辈的说法,应该远远低于找到一个好对象的概率,因为你没有选择权。而在苏美达,这个概率会非常高,因为各级领导都是从基层岗位一路打拼上来,是经过市场充分验证的。我也很幸运地遇到了张治宇总,他视野开阔,足智多谋,工作勤勉,诲人不倦。1993年创立进口二部时,他不嫌我初出茅庐才疏学浅,招至麾下当了学徒。当时进口二部只有寥寥数人,一间办公室,主营钢材进口,当年盈利超过2000万元,首战告捷。1994年合并了以设备进口代理为主业的进口一部,成立了进口分公司,“十几个人来七八条枪”,继续艰苦创业。1999年进口分公司改制为苏美达国际技术贸易有限公司,当时只有30多人,盈利能力在苏美达集团处于中游。2003年张总亲笔制订了《“十五”后三年发展规划》,提出“聚精会神做业务,一心一意谋发展”,并把“诚信合作、创新发展”作为企业文化之核心。2006年以后,公司审时度势、转型发展,抓住了历史机遇,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发生了跨越式增长,2016年底张总光荣退休时,公司各项主要经营指标全面领先,更为重要的是为苏美达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有责任、有能力”的干部。《左传》言人生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张总在这三方面皆有建树,堪称楷模。在这23年相处过程中,我承蒙张总亲自指点如何做事、如何做人,从基层做起,逐步走向经营岗位、经营管理岗位、高级管理岗位。赋予我的岗位职责总是充满挑战,让我一路追赶,唯恐有辱使命;给予我的薪酬待遇总是超乎预期,让我时常自省,铭记培育之恩。相信在技术公司、在苏美达集团,受益于各级领导言传身教和公司“传帮带”文化的同事不在少数。这种文化得以延续,苏美达人的幸运就不会止步!

很幸运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

有人说,成长中师友是山,立业后伙伴是山。在苏美达工作这么多年,最大的收获之一,是认识了这么多优秀的同事!大家同心同行,一起奋斗,共同成长。他们或许各有各的个性,各有各的专长,各有各的分工,但有一点是共同的:愿意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我们苏美达人是一群普通而又平凡的人,但普通的人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往往会创造不平凡的奇迹!大家凝聚在一起,就是无敌团队!在技术公司,大伙信奉“天道酬勤”,崇尚“世无艰难,何来人杰”。有的干部为了服从公司区域化战略,常年工作在外地,和家人聚少离多,舍小家为大家,换来的是区域公司年年惊艳发展;有的经理不用扬鞭自奋蹄,“5+2”“白加黑”是常态,业绩年年优秀,却早生华发;年轻的商务姑娘们整天忙得像陀螺一样,在业务爆发的时候,常加班到深夜,尽管累到抓狂崩溃,第二天照样满血复活,继续战斗。每个优秀的同事都像一面镜子,你不努力,就会照出你的懈怠;你不创新,就会照出你的守成;你不合作,就会照出你的狭隘。他们在悄无声息地激励你、鞭策你、感动你。记得2018年春节放假前最后一个工作日,我的手机还收到一条条短信,报告一笔一笔货款被顺利清收,当时我的眼睛禁不住湿润了。这是一群多么可爱的人,一群多么可敬的人!工作在这样的团队中,何其幸运!“十年修得同船渡”,这样的缘分值得格外珍惜!

时间流淌,有些事渐渐模糊,有些事却历久弥新。1993年7月26日,我怀揣父母给的50元钱,背着简单的行李,只身来到南京,投奔第一家工作单位——江苏省机械设备进出口公司(如今的苏美达),辗转住过江南旅社、康宁大酒店、扬子饭店,1993年分到第一套福利房虹桥5号,结婚。1998年乔迁公司新房黄埔花园,生子。2002年再乔迁到政苑小区,如今还住着。一路走来,是公司培养了我,领导成就了我,伙伴帮助了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是涌泉之恩?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永不停息。一代代苏美达人开创的事业需要我们继承、创新。前方旅途常常迷雾重重,我们是瞭望者、领路人,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始终保持高昂的创业精神、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秉持“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理念,弘扬“以奋斗者为本,高绩效导向”企业文化,勠力建设“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让苏美达的事业更加辉煌,苏美达人更加幸福!

感恩苏美达,祝福苏美达!

  •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