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一带一路”建设 推进对外投资合作高质量发展
一、回顾2018年,南通外经可圈可点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省商务厅正确领导下,全市外经战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攻坚克难、开拓奋进,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全年新增境外投资10.48亿美元,完成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17.79亿美元,全年新派劳务8918人,居位居全省前列。《先行先试走出去综合服务体系 助力10万通商筑梦“一带一路”》项目,荣获市改革创新奖。在近两次全省商务工作会议上,南通市商务局均围绕“走出去”情况作了经验交流。2018年全市外经工作回顾:
(一)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推动外经业务高质量发展。
一是促进党务业务相互融合。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一带一路”倡仪为重点,推动新时代对外投资合作工作。二是把握高质量发展内涵。开展“解放思想、追赶超越、争当先锋,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赴杭州、苏州等地开展走出去调研学习,与扬州、镇江、连云港和吉林省商务部门开展对接交流,借鉴成功经验和做法,明确追赶超越目标,促进外经业务全面发展。三是狠抓外经工作落实。召开年度外经工作会议和季度例会,分解落实年度目标任务,制定全年重点工作举措,明确“四个全面”和“高质量发展”考核要求,加大走出去推进力度。去年,海安、如东、如皋、通州和港闸5个县(市)区,在市政府“四个全面”考核中获得加分。四是加强党风政风建设。2018年持续强化外经领域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预警防控措施,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坚定不移为走出去企业服务,有力提升了全市开放合作水平。
(二)全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合作进程加快。
一是开展专题推介活动。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之际,聚焦企业关注的“一带一路”重点国别投资环境、海外税收与财务等疑点、热点和难点问题,举办缅甸、孟加拉国等国投资环境说明会,组织企业参加各类投资促进活动10多场,帮助企业参与沿线国家投资合作。二是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开展重点企业“一带一路”调研,及时会商解决企业走出去困难,中天科技6670万美元并购土耳其得美电缆,扩大光纤光缆海外产能;梦百合投资5000万美元设立美国生产基地,规避中美贸易摩擦风险。三是优化境外投资结构。制订扶持促进政策,引导境外投资从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向新能源、船舶制造等新兴产业拓展;投资目的地由亚非发展中国家向欧美发达国家延伸。去年,对欧洲国家协议投资8.42亿美元,同比增长17.42%,占全市总量的80.47%。四是展示一带一路成果。组织相关媒体前往印尼、印度、以色列等沿线国家,开展采访宣传报道活动,实地采集“一带一路”南通元素,展示我市对外投资合作成果,引导更多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三)推动外经合作扩量提质,对外承包劳务迈上新台阶。
一是凸显建筑外经品牌效应。利用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资格政策变化契机,发挥南通建筑产业突出优势,积极培育工程承包经营主体,指导企业着力开拓国际市场,推荐南通四建、南通建工等4家企业入选驻外机构馆舍项目施工企业库,支持华晟链条、神马电力积极参与新业态工程承包。二是推进高端市场有序发展。召开以色列承包劳务协调会,积极争取以色列驻沪总领馆支持,促进以色列承包劳务规范有序发展。新签以色列承包劳务合同额6.93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24亿美元,新派以色列劳务2082人。三是破解企业人力资源瓶颈。举办出国劳务洽谈会暨外经人才招聘会,参加省厅海外留学生招聘会暨人才地图推进会,深化与江苏工程学院政校企合作,破解企业走出去人才和劳务资源短缺瓶颈。全年新派劳务8918人,期末在外23546人。四是加大对外劳务扶贫力度。认真贯彻商务部扶贫工作要求和省对外劳务扶贫工作方案,支持企业加强与中西部地区企业、服务平台和职业院校的合作,通过减免费用、合作办学等方式,挖掘和培育外派人力资源,实现贫困家庭脱贫致富与劳务企业持续发展共赢。16家企业从国家级贫困地区外派487人,从省级贫困地区外派501人。
(四)强化企业合规经营意识,着力优化走出去发展环境。
一是出台合规经营文件。对照国家相关监管要求,开展企业海外合规经营排查,推动政府出台《企业海外合规经营管理工作意见》和《对外劳务合作管理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增强企业合规经营意识,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二是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分别召开重点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和劳务合作企业座谈会,加强外派劳务审查备案,开展对外劳务企业资格证书年审,发挥对外劳务服务平台职能作用,强化外派劳务培训管理,持续开展外派劳务公益宣传,促进企业守法诚信经营,足额缴存对外劳务风险处置备用金。三是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加强对外劳务“先照后证”监督管理,督促帝富友、建淇友等企业及时变更经营范围,维护对外劳务合作市场秩序。“双随机、一公开”检查2家对外劳务合作企业,注销江苏帝奥、启东外经、汇洲工贸等4家企业对外劳务经营资格。四是妥善处理纠纷投诉。依法使用2家企业对外劳务备用金300万元,妥善处理外派劳务拖欠工资,积极推进琪林劳务接访包案处置工作,协调处置尼日利亚非法滞留等各类外派劳务纠纷投诉21起,切实维护劳务人员合法权益。
(五)持续完善综合服务体系,外经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是建立会商协调机制。牵头市级相关部门、行业商协会,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帮助企业解决走出去发展难题。在开拓以色列承包劳务市场方面,充分发挥这一协调机制作用,帮助企业解决外汇资金出境、在外劳务管理等问题,促进以色列承包劳务加快拓展。二是健全服务保障体系。完善人才培训机制,组织参加走出去系列培训26次;完善融资合作机制,举办“一带一路”跨境服务论坛和江苏银行政银信合作交流会,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完善风险防控机制,与北京安库风险公司开展合作,发布境外安全预警信息。同时,依托走出去企业,进一步拓展延伸境外经贸联络点的服务内容,帮助更多企业共同走出去发展。三是提供精准信息服务。完善政府主导的走出去信息服务系统,编印《南通外经》6期、《服务走出去》6期和《对外投资合作年度白皮书》,为企业提供精准信息服务,服务网站年点击率超过40万人次,公众微信关注人员超过6000人。四是用好扶持促进政策。指导企业用足用好部省市走出去扶持政策,帮助对外投资合作企业,获外经合作专项扶持资金1511万元。
二、展望2019年,我们必须聚焦聚力
2019年是改革开放再出发的起步之年,是江苏加快“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关键一年。全市外经工作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商务工作会议新要求,以对外投资合作、基础设施建设为主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全方位推进与沿线国家的开放合作和优势产能的全球布局,加快实现我市从外经大市向外经强市的转变,力争新增境外投资8亿美元,完成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16亿美元。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今年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研判国际国内形势,积极抢抓外经发展机遇。
一是全球跨国投资机遇多于挑战。当前影响跨国投资发展的外部挑战和困难仍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但国际市场的巨大需求、国内政策的红利、国际合作的良好机遇将成为对外投资持续稳步发展的基础。境外投资企业要抢抓政策和市场机遇,积极妥善应对各种挑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动业务发展模式转型升级,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二是国际基础设施发展总体向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环境逐步改善,基础设施发展速度不断攀升,跨国基建项目热度进一步提高,为跨国基建参与者带来不错的投资机遇,预计未来三年基础设施发展指数将会延续稳步增长的态势。对外承包工程企业,要把握市场发展走势,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参与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对外劳务合作亟需创新转型。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以及境外本土用工数量的上升,外派人员和在外人员规模出现整体下降趋势。今后,厨师、护理、海员等高级工种正逐渐形成新的市场竞争优势,同时,对外劳务扶贫作为商务部“五大扶贫专项行动”之一,也有利于企业加强中西部对接,破解发展难题。外派劳务企业要积极研究、探索和采取相应的举措,拓展技能型、知识型中高端劳务输出渠道,实现对外劳务合作可持续发展。
(二)深化一带一路建设,全力推进国际产能合作。
一是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组织企业参加省厅走出去投资促进活动,组团赴东南亚、非洲等重点国别考察,帮助企业了解最新投资环境和政策,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加强与沿线国家驻华使(领)馆的沟通合作,帮助企业获取最新投资合作信息,结合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工业化需求,引导企业赴境外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摩擦。
二是加快境外产业园区建设。按照江苏省境外经贸合作区考核激励办法要求,推动如皋双马印尼省级集聚区建设,引导上下游企业入驻园区,尽早形成境外企业集群,力争建成集棕榈种植、资源加工和商务物流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级境外园区。召开国家、省市重点境外园区招商说明会,支持企业参与中阿、中哈、中白等境外园区投资合作,为我市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开辟新阵地。
三是充分拓展重点行业合作。发挥中天科技、梦百合等先行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引导纺织、服装、船舶、化工等主导产业走出去,支持江苏综艺、罗莱生活、润邦重工等上市公司、大中型企业积极开展跨国并购,在境外建立生产基地、研发中心、营销网络,获取知名品牌、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优化海外经营布局,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三)创新对外合作方式,促进承包劳务扩量提质。
一是促进对外承包工程增效提质。发挥南通建筑铁军优势,支持南通三建、南通建工等有实力企业,积极探索以BOT、EPC+F等方式承揽高附加值总包工程。引导更多企业参与援外成套项目和驻外使领馆项目建设,实现援外带动工程承包业务发展。争取国家对外承包商会的支持,召开南通与中央企业对外承包工程对接会,推动我市与中央企业合作。
二是推进新市场新业态走向深入。促进南通二建、龙信集团、顺通集团、南通六建等企业,充分利用以色列房建市场准入机遇,加快从劳务分包、工程分包向工程总承包转变,做大做强以色列市场。引导神马电力、林洋能源、中天海缆等制造业企业,从产品输出向服务输出转变,积极承揽境外总成套项目,发展新业态对外承包工程,带动产品、技术、服务和标准出口。
三是加快对外劳务合作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对外劳务合作领导小组作用,加强外派劳务日常管理,开展外派劳务集中整治,规范外派劳务市场。同时,加强与中西部地区对接交流,多种方式培育贫困地区劳务资源,切实做好对外劳务扶贫工作。充分利用日本技能生政策调整契机,扩大对日雇佣劳务外派,保持南通对外劳务合作优势。
(四)服务监管齐头并进,实现外经健康有序发展。
一是强化政策引导力度。建立对外投资合作重点项目信息库,利用江苏省走出去人才地图库等优质资源,实行动态跟踪服务,及时解决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碰到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指导企业用足用好国家、省、市级走出去扶持政策,引导大中型和成长型企业实施品牌、资本、市场、人才、技术国际化战略,壮大跨国经营市场主体实力,提升企业整合与构建国际产业链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完善综合服务体系。加强与专业机构合作,举办跨国经营管理系列培训及外经管理干部培训,提升政府与企业管理人员国际视野和跨国经营能力。健全与银行、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协调会商机制,组织投融资合作推介活动,解决企业境外并购、工程承包等融资需求。发展我市境外经贸服务网络,沟通当地政府和商协会,保障企业在境外获得良好的亲商服务。
三是强化合规经营监管。开展企业海外合规经营专题培训,增强企业合规经营意识,引导企业重视事前调查研究,防范走出去经营风险。完善境外安全保障措施,注重境外人员安全培训,保障走出去企业和人员安全。依法打击中介企业和个人违规违法行为,及时妥善处置境外劳务纠纷和突发事件,保障外派人员合法权益,促进外派劳务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