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就《江苏省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行动方案》进行发布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巡视员郑晓荣女士在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拓展对内对外开放空间新闻发布会上就《江苏省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进行发布。

一、《行动方案》出台背景

今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方结合本地区产业发展、结构调整和产能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案,指导和鼓励本地区有条件的企业积极有序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

我省是装备制造业大省,已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竞争力突出的大型企业、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为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2014年,全省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5.96万亿元,增长8.9%,占全省工业经济总量的41%,并连续27年位居全国第一位,其中工程机械、新型电力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等产业链规模超千亿元,并培育形成了一批特色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和特色产业集群,一批主业突出、技术优势明显、制造服务能力较强的行业排头兵企业。

我省是对外开放大省,在更高水平引进来的同时,更大步伐走出去,对外投资已遍布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70多个行业,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为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批装备制造企业通过境外投资建厂、开展跨国并购、布局境外园区和设立研发中心等方式,进行全球生产布局,取得了积极成效。对外工程承包也具相当规模,涉及房屋、电力、交通等诸多领域,有力地带动了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电力等装备出口。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经济下行压力和转型升级优化并存,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是着力提升国际资源合作水平,有效利用国内优势产能,加快培育形成外贸新增长点,主动规避国际贸易壁垒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抓手,对于促进当前经济稳定增长加快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省必须紧抓当前全球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步伐加快,以及发展中国家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机遇,充分发挥装备制造和对外开放“叠加优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大局,加快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推动“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根据省政府要求,我委牵头会同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商务厅,迅速行动,集中力量组织开展文件起草工作,至8月上旬形成了《行动方案》送审稿。8月21日,李学勇省长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9月6日,我委将修改完善后的《行动方案》上报省政府,省政府正式以苏政办发[2015]91号文印发实施。在文件起草过程中,我们主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进行沟通对接,同时我们又并广泛征求了省各有关部门意见,通过座谈会分别听取地方和企业意见,进一步提升和完善了行动方案。

二、《行动方案》主要内容

《行动方案》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依据国务院《指导意见》,结合江苏实际,提出了我省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力争到2020年,全省优势产能和装备制造走出去规模化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装备制造业境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年均增长10%以上。

第二部分是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行动方案》提出重点围绕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新型电力、船舶和海洋工程等4个重大装备制造领域,轻纺、石化、冶金、建材等4个传统优势行业,以点带面,分类实施,有序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并明确了每个领域或行业的主要任务。

第三部分是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行动方案》提出着力实施4大工程,即本土跨国公司培育工程、境外承载平台建设工程、重大合作项目推进工程和信息综合服务提升工程,并在每项工程中提出了工作目标和要求,明确了具体责任部门。

第四部分是促进体系和保障措施。《行动方案》从建立组织领导体系、完善合作促进机制、提升对外投资管理服务水平、优化外事服务工作、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提高金融服务效能、加强国际标准制定和认证合作、注重发挥中介机构和商(协)会作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加强风险防范和安全保障等11个方面提出具体支持举措,并明确了具体责任部门。

三、《行动方案》特色亮点

《行动方案》紧扣“行动”二字,并重点在目标设定、突出重点、工作抓手和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务实举措,确保行动方案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成效。一是目标定位切实可行。《行动方案》在主要目标的设定中,既有定性目标,又有定量目标;既有经济方面指标,又有体制改革要求;既有企业、项目发展目标,又有园区、服务平台建设目标。二是发展重点紧贴实际。 《行动方案》所明确的我省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重点领域,既高度契合了国务院《指导意见》所明确的12个重点行业,体现江苏在积极参与国家层面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上的主动作为,又有效结合了江苏装备制造业相对优势,体现了江苏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地方特色。三是工作抓手扎实有效。《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了以企业为主体、园区为载体、项目为龙头、服务为抓手,着力实施4大工程,聚焦重点,强化跟踪、培育、推进和扶持,明确工作主攻方向和相关部门工作职责,确保我省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四是支持政策实实在在。《行动方案》重点围绕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所要求的宏观环境、必要的各种支持以及风险防范,提出了11个方面的支持政策和工作举措,既体现政府职能转变要求,做好统筹协调、监管服务、信息整合、国际合作、宣传推介等公共服务,又体现企业关注重点,突出在财税、金融、人才、风险防控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是《行动方案》中份量最重、内容最具体的部分。

四、下一步实施重点

抓好《行动方案》的组织实施,切实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我省对外交流合作的重中之重。下一步,根据省政府要求,我委将牵头会同省有关部门做好《行动方案》的贯彻落实工作,突出抓好《行动方案》实施的宣传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和完善工作协调机制,组织实施《行动方案》所明确的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省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也要明确时间节点,抓好各项支持政策的细化、落实工作。(中国江苏)

 

  • 分享:
Baidu
map